李永攀,男,山东济宁人,2006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传承分会青年委员,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“中医肿瘤术后调治中心”副主任。自工作以来,他兢兢业业、勤勤恳恳,充分体现着干“医”行、爱“医”行的医者仁心,执着地做着一名追求精湛的中医人、开拓进取的学科带头人以及有信仰的共产党员。
专本硕研,苦读不厌
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,中医药是“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”,是“中华民族的瑰宝”,是“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”。而出生于孔孟之乡的李永攀,自幼受儒家文化熏陶,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中医药有着浓厚的兴趣。
“我比别人起点低,所以我要更加努力才能够追上别人的步伐,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师。”2005年至2014年,他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毕业,别人的7年医学路,他走了10年。面对差距,他以“笨鸟先飞”的决心,本着“开卷有益”的心态,如饥似渴地研读各种专业著作,除了上课,他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,这10年的校园生涯,他总共借阅了古今中西医学书籍5000余册,却仍觉不够。
不管是在入党前还是入党后,他始终都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着自己,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完全投入到了忘我的学习之中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通过辛勤的学习,他极大的提升了自己的专业学识,也获得了老师们的赞赏和好评。2014年,他从安徽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坐诊,成为国医堂最年轻的坐堂中医师。
幸遇明师,德术兼修
2011年,机缘巧合下,李永攀认识了安徽省中医院的徐经世主任,为人忠厚、勤恳好学的他,很快就得到徐老的赞赏,成为了徐老的“编外”弟子,并开始了自己为期10年的跟师学习,是徐老身边跟师时间最长的“小徒弟”。
在徐老的指导下,他累积了大量的中医临床经验,并参编了《杏林拾穗—徐经世临证经验集粹》、《国医大师徐经世》、《国医大师徐经世医论医案撷菁》、《新安医学流派研究》、《新安医学研究集成》等多部学术专著,帮助他系统化的梳理了前期积累的理论知识,为日后独立坐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“徐老曾和我说过,‘当医生,就不要想着赚钱’,我深有感触,我会用我的行动证明自己,用我学到的医术去救治更多的病人。”得益于常年在徐老身边跟师学习和潜移默化地熏陶,让他越来越能感受到传统中医药的魅力,更让他坚定了信心和决心,“作为一名中医人,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我一定会学好中医,传播中医,把‘相信中医、认可中医’写进更多患者的心里,在我的岗位里发挥我最大的力量,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医。”
坚守纯中医,医路花自开
在云集大量名老中医以及学校教授、专家和教学骨干的国医堂坐诊,李永攀的内心是忐忑的。一开始坐诊的时候人并不多,有时一周也看不到几个患者,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,而是在没有病人的时候到药房帮助同事称药分药,以此来弥补书本学习“知医不识药”的短板。
“无仁爱之心,不可为医。”,在国医堂坐诊的日子里他恪守恩师“为医不为钱”的教诲和党的宗旨,始终以“仁爱之心”对待每一位患者,让中医的“简便廉验”惠及更多的群众,这样的坚守,让李永攀得到了广大患者群体及同事们的尊重与爱戴,他的门诊量从一开始的门可罗雀迅速增长到年门诊逾8000人次,经常日诊近百人,一号难求,成为国医堂最年轻的老中医。
2020年,在徐经世国医大师指导和国医堂门诊部支持下,国医堂成立“中医肿瘤术后调理中心”,李永攀正式任中心副主任,他以亲切、和蔼的语调,耐心、负责的态度,以及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精湛医术,已为近千名肿瘤患者带来身心健康。
同时,为了能更好的宣传传统中医药文化,让群众能更直观、近距离地了解中医药,他主动申请跟随国医堂义诊团深入社区、企业等地义诊,还担任起了中小学生中医行的宣教老师,在践行中真正做到“传承精华,守正创新”。从学生党员到党员医生,李永攀始终忠于本职工作,牢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始终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,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价值,真正做到了——医者忠心、医者仁心。
今年以来,在资产公司党总支的带领下,公司在党的建设、行政管理、医疗服务、疫情防控等多方面取得优异成绩。其中,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党总支获学校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称号;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国医堂党支部获“先进党支部”称号;刘泽宏、李永攀获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;夏爱博获“优秀党务工作者”称号。下一步,资产公司上下会以受表彰的先进党组织和先进个人为榜样,紧密围绕产业工作,在建功新时代的征程上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为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贡献力量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!(吴美/文图 刘泽宏/编发 张亚辉/审核)